“什么是良好的勤奮習慣”?
人們常說:“性格決定命運!”那么你是否想過:什么決定了我們的性格?有人說是環境,有人說是天生的,回答都不錯,但是都不是主要原因。那么影響性格的關鍵因素究竟是什么呢?不錯,正是我們的習慣。
好的習慣,如勤奮的習慣,讓我們一生受用,而壞習慣的養成則讓我們備受折磨。
一代大文豪
曾國藩,一位清代的名臣,他一生勤奮好學,以“勤”、“恒”二字來激勵自己,教育子侄,謂“百種弊病,皆從懶生,懶則事事松弛。”他抓住一切讀書機會,死前一日猶手不釋卷。他讀書日課有程,持之以恒,博求約手,不拘門戶,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種習慣。正是因為這種良好的勤奮讀書習慣的養成,所以他才得以博聞強記,學富五車,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。
從上述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,良好的勤奮習慣,是“勤”與“恒”的統一,是為人、做事成功的基礎。
俗話說:“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”,由此可見習慣對人的影響有多大。“差不多”先生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,他一生的理念就是“差不多”。但是真的差不多嗎?最近一條很火的公式是這樣計算的:1.01的365次方等于37.8,0.99的365次方等于0.03,僅僅是每天0.01的差距,一年下來就相差了37.77。
可見,成功和失敗,都源于你養成的習慣,而勤奮習慣作為一種良好的習慣,將使我們受益終生。
古人云:“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讓我們用認真的態度,從我做起,從零做起,從小事做起,養成一個有利于我們工作、生活、學習的勤奮習慣,伴隨我們共同進步,去創造一片屬于我們自己的藍天。(張咪)